为体会古都西安的不同非遗文化,响应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我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奔赴西安市新城区三秦造物非遗体验馆进行学习与体验。
在这里的三秦造物非遗体验馆中,通过店内老师对同学们细致的讲解,让我们学习并解了许多不同时期的非遗文化知识,了解相关体验项目,并在华县皮影,凤翔泥塑,木板年画,长安烙画,马勺脸谱,碑石拓印,布堆画,糜粘画,瓦当拓印共九项非遗项目中选择了四项非遗技艺作为本次外出采风的具体体验项目。
华县皮影
又叫碗碗腔皮影戏,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同学们借用马克笔对皮影进行上色,又在店内老师的指导下,自导自演出了第一次自己的皮影戏。
碑石拓印
是南朝时出现的一种印刷技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它的出现为雕版印刷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碑拓承载着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对于研究历史文献、文物、书画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佐证。
首先同学们使用软毛刷蘸取清水在拓印部位刷涂均匀,然后再将塑料薄膜覆盖在拓纸上使用生宣进行拓印。垂直敲打,力道适中,让纸与石碑完全贴和。八成干时开始上墨,让拓包将墨汁晕开,最后解开拓纸即可。
糜粘画
用吴起地产的红、黄、绿、黑、白五色糜子粘制而成的乡土造型艺术,由于受自身材料和色彩的局限,完全摆脱了传统民间美术大红大绿的浓烈色彩冲击,色调淡雅清新,构图别致美观,贴进生活情趣,充满乡土意象。
在制作糜粘画前为同学们准备了镊子、五色糜子、胶水等。在同学们选取各自喜欢的图片后,开始用不同的糜子进行粘贴勾勒线条。而最为关键的步骤就是如何让糜子保持一个方向进行排列。这让体验这一项目的同学十分苦恼。
在体验过程中同学们不仅通过参与各种手工制作过程,同学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糜粘画需要精细的手工操作和耐心,皮影则需要对颜色和形状的精准把握,长安烙画则需要一定的的技巧。这些传统手工艺的学习不仅让同学们体验到了新的技能,更让通过参与各种手工制作过程,使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传统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深刻领悟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精湛技艺。
长安烙画
烙画是古代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烙画以前的绘画材料仅限于木板、葫芦、树皮等。在经过不断的发展后,新时代的人们大胆的将烙画技艺体现在扇子,宣纸,皮子等 材料上。使得烙画这种非遗技艺得到创新与发展。
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在选择好自己心仪的线稿图之后,用铅笔在扇子上描绘草稿图。在用烙画笔头起线之前首先要确认好笔头的温度,木制扇子的质地可能会有所差异,要根据差异来反复调整,对细节要加深晕染,把握好整体画面。
体会与感悟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对陕西非遗活动有了更深的理解,并学习了不同非遗文化背后的文化底蕴,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文化基础。在以后对相关非遗文化知识的沉淀以后,也可以作为参加比赛的文化灵感。为作品增加自己对非遗独特的灵感理解。在提升自我对非遗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之余,更增强了同学们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深感自豪。
今天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了多少岁月的洗礼和人文的考验,它们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能量,它们不仅是我们的文化身份标识,同时也给予我们一份文化自信和尊严。对非遗文化的不断关注与学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对非遗文化精神的继承,是对我国优秀文化的宣传,是对中国文化强国、文化认同感精神的弘扬。
这次采风课活动活动顺利进行是学院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努力的结果。不仅对引导学生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起到了有利的推动作用,而且也强化的了同学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更能激发同学们的文化创新意识,为学院筑下文化的基石。最后再次感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和学校对这次外出采风的大力支持,为这次活动圆满结束的付出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