镐京主页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聚焦山西晋中市 挖掘文化艺术元素 开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学术调研之旅2
发布日期:2025-01-12    访问量:

2025年1月8日,冬日的阳光洒在山西大地上,为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披上了一层温暖的金纱。在这个寒冷而明媚的日子里,由张佳佳老师带队的调研团队再次踏上了山西文化瑰宝的调研之旅。此次目的地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的平遥古城,以及与其一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双林寺,这两处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的杰出代表,更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调研团队已经整装待发,缓缓的向着平遥古城进发,走进平遥古城,古城内的街道商铺都保持着历史原貌,设计布局体现了明清时期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展示了五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的演变。这里的每一块青砖、每一片瓦屋,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中。导师边走边为学生们简要介绍平遥古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激发着大家对接下来行程的期待与热情。

学生们在导师的带领下感受着平遥古城的厚重与沧桑同时完成各自论文研究课题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与谢佳霖同学所研究的课题侗族鼓楼建筑元素相对比,城墙鼓楼上的瓦檐呈多角型,重檐翘角,檐板上雕龙绘彩,描花饰锦,古朴的图案寓意深远,富于民族特色,两种建筑虽有不同却在局部的建筑构造、色彩搭配等有着相似之处。在外参观完平遥古城后,学生们深入古城内部,探访了县衙、文庙、日升昌票号等历史建筑。县衙里,通过参观审判大堂、监狱等场所,了解了古代司法制度的运作机制。而日升昌票号,作为中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更是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晋商的聪明才智和商业智慧。在平遥古城中,调研团队了解到了漆器,青花瓷器、镶螺钿等非文化遗产,这其中便有与杨渝鑫同学所研究课题相关的青花瓷纹样,青花纹样无论是在建筑色彩、漆器作品还是日升昌票号中都有体现,导师对其纹样的特征、变化及其能够在服装中可应用的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离开平遥古城,调研团队便来到了双林寺。双林寺历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修葺扩建,形成了今天大家所见到的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的寺庙建筑群。建筑布局遵循了传统的“伽蓝七堂”格局,即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钟鼓楼等主要建筑构成。

双林寺的彩塑艺术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的宝库”,其彩塑种类繁多,题材广泛,与敦煌壁画一样具有独特的色彩构成和表现形式都成为了中国古代壁画的代表,而两者色彩的运用方式,也为现代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故而也能够为张越同学所研究的课题提供丰富的素材。在调研过程当中,张佳佳老师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每一尊彩塑,从服饰、表情到姿态,分析它们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同时在这些彩塑作品中,穆鑫雨同学还发现了许多与宝相花纹样相似的艺术元素可以运用到国潮服装的设计中,这些彩塑作品上的花纹,无论是线条的流畅度,还是色彩的搭配,都与宝相花纹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与此同时,同学们或驻足凝视,或低声讨论,或拍照记录,都积极地探索每一座古庙的建筑构造、色彩、壁画,领略到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

随着本次调研考察活动的圆满结束,毕业生们满载而归,踏上归途。此次调研活动,犹如一场知识与灵感的盛宴,为学生们的学术探索之旅注入了新的活力。同学们在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收获的不仅是撰写毕业论文所需的宝贵资料,更对服装设计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知。相信在未来,同学们将带着在毕业调研中的满满收获,在服装领域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用所学、所思、所悟推动服装行业迈向新的高度,续写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