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跨学科融合创新,提升学生的科技应用与艺术设计能力,促进创意设计与智能科技的深度融合,值2025西安时装周暨西安首届宠物时装周举办之际,由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与电信工程学院联合举办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第一届“星际创艺・智械风尚”智能机器人与仿生机械犬服装设计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星际创艺・智械风尚”。在浩瀚无垠的宇宙星际背景下,机器人与机械犬作为前沿科技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类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探索使命。本次大赛鼓励参赛者突破传统设计边界,以科技未来主义为导向,围绕智能机器人与仿生机械犬开展服装与装备设计,打造兼具创新性、功能性与时尚感的穿戴作品,诠释人机共生时代的新美学与新可能。
二、大赛目的
1. 推动跨学科融合与创新实践,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应用新场景,以设计思维为纽带,促进全校不同学科背景师生之间的深度协作,引导学生在竞赛中综合运用设计美学、智能科技与机械工程知识,提升跨学科整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潜能,发掘智能可穿戴与机械体服饰设计领域的优秀人才,为行业创新发展储备青年力量。
3. 获奖作品将在2025西安时装周暨首届西安宠物时装周开辟专属环节进行展演,以科技未来风格的机械时装秀提升大秀视觉冲击力与话题性,强化学校在“艺术+工程”跨学科教育模式与社会影响力,展示我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成果。
三、大赛时间线
1. 报名阶段(即日起至2025年9月21日):
参赛选手可通过大赛指定通道报名,提交个人或团队信息(含姓名、专业、年级、联系方式等)。个人参赛须填写个人信息;
团队参赛人数不超过3人,并需明确每位成员的分工。
2. 技术指导活动(2025年9月22日至9月26日):
主办方将集中开展技术指导活动,包括现场演示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及GO2机器狗的运动性能,解析市场上已有的机器人服装设计案例,并对参赛者的设计思路提供专业建议。具体活动时间与地点将通过大赛官方渠道发布。
3. 作品提交阶段(2025年9月29日至10月10日):
参赛者须按规定将作品以电子文档形式提交至大赛邮箱,具体要求如下:
(1)作品要求:
·设计对象须为智能机器人或仿生机械犬;
·紧扣“科技未来”主题,体现智能化、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须包含至少1套完整服装设计方案,可附加配件(如头盔、背包、配饰等);
·须考虑实际穿戴可行性,确保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须提供效果图、三视图及穿戴示意图。
(2)参赛须知:
·作品必须为原创且未公开发表或参与过其他赛事;
·参赛者须授权主办方无偿使用其作品用于宣传、展示及后续开发;
·作品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序良俗。
(3)提交内容:
·报名表(附件1、附件2);

·设计图:A3尺寸(297×420mm),300DPI,RGB色彩模式,须含效果图、款式图(标注尺寸并确保与对象适配)、穿戴示意图(不超过5张,清晰展示多角度着装效果);
·设计说明(500字以内,需阐述灵感来源、设计理念、科技元素与功能特点、材质建议等)。
(4)提交方式:
文件以“学院+班级/部门+姓名+联系电话”命名,压缩后于2025年10月10日前发送至邮箱kdhjfzxy@sust.edu.cn。
4. 初审阶段(2025年10月11日):
由校内专业教师组成初审评委会,依据创新性、主题契合度及设计表达等标准进行评审,择优遴选作品进入复审,入围名单将通过学校官方渠道公布。
5. 复审阶段(2025年10月12日):
邀请行业专家、知名设计师与初审评委共同复审,从设计理念、制作可行性、人机交互体验等维度进行综合评判,最终评定一、二、三等奖及单项奖。
6. 作品制作与优化阶段(2025年10月12日至10月30日):
获奖者在指导教师帮助下结合评审意见优化作品,并完成实物制作与试穿。学校将提供必要的材料与场地支持。
7. 作品展示与颁奖(2025年10月31日):
于西安首届宠物时装周现场进行智能机器人与机械犬时装秀演,集中展示获奖作品,并举办颁奖典礼,为获奖者颁发证书与奖品。
四、参赛对象
在校全体师生,均可报名参赛。
参赛形式可为个人或自由组队(团队不超过3人)。
五、奖项设置
1. 一等奖(1项):奖品、荣誉证书,并有机会受邀参与学校后续相关科研项目或实践活动。
2. 二等奖(2项):奖品、荣誉证书。
3. 三等奖(3项):奖品、荣誉证书。
4. 独立奖项(3项):“最具创意奖”、“最佳科技融合奖”、“最具商业潜力奖”,分别颁发奖品与荣誉证书。
六、评审标准
1. 创新性(40%):设计理念新颖独特,突破传统思维,在造型、材质或工艺等方面体现对机器人/机械犬服装的创新理解,融入前沿科技元素。
2. 主题契合度(30%):作品须紧扣“星际创艺・智械风尚”主题,从灵感来源、色彩搭配、图案设计等多角度充分展现科技未来感与星际场景风格。
3. 设计表达(20%):效果图精美清晰,能准确传达设计意图;设计说明逻辑严谨、表述流畅,完整阐述设计思路与特点。
4. 可行性(10%):服装设计应兼顾实际制作可行性,包括材料选择、工艺实现、与设备结构的适配度,且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七、参赛作品要求
1. 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未公开发表或参与其他赛事,严禁抄袭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违规者将取消资格并承担相应责任。
2. 提交作品须完整,包括效果图、设计说明、尺寸图等规定内容。
3. 设计应充分考虑机器人/机械犬的结构特点、运动需求及功能场景,在保证美观的同时不妨碍设备运行,鼓励增强其功能性与交互体验。
4. 提倡选用环保、可回收或科技新型材料,体现绿色设计与可持续理念。
八、知识产权说明
1. 参赛作品知识产权归作者所有,主办方享有在展览、宣传、出版等与非商业用途相关活动中无偿使用的权利。
2. 如作品存在知识产权争议,由参赛者承担全部法律责任,主办方有权取消其参赛及获奖资格并追回奖项。
九、其他事项
1. 赛事期间,主办方将组织设计讲座、技术指导等配套活动,助力参赛者优化作品,具体安排将通过学校官方渠道发布。
2. 参赛者如有任何疑问或需协助,可通过大赛专用邮箱或电话与组委会联系,具体联系方式见大赛通知及官网公告。
3. 组委会有权对赛事细则及未尽事宜作出解释和调整,相关变动将及时公布。
4. 联系人:刘旭,电话:19991378093(微信同号)
5. 大赛交流群: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获取最新资讯及交流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