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新学期《大学美育》课程教学工作,明确教学方向、优化教学策略,切实提升课程育人实效,8 月26日下午15:00,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在实验楼215教室组织召开新学期首次《大学美育》集体备课会,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会议由课程负责人刘荣荣老师主持。

会议伊始,胡娜院长对《大学美育》课程组成员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介绍,重点强调了课程团队在跨学科融合、教学经验积累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她代表学院对新加入课程团队的刘子建校长、闫利峰处长及鲁婕老师表示热烈欢迎,希望三位成员能凭借自身在管理、学科研究及学生工作等领域的丰富经验,为《大学美育》课程注入新活力,推动课程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随后,集体备课进入核心环节,围绕课程教学优化与创新展开深入研讨,共分为三个阶段推进。
一、课程核心内容梳理与经验提炼
课程负责人刘荣荣老师围绕“夯实教学基础,提炼优质经验”主题开展分享。


一是系统梳理课程基本概况,对教学大纲核心目标、教学进度科学规划及课程内容精准选取进行详细解读,确保全体任课教师统一课程教学框架认知。
二是结合过往教学数据,全面分析学生反馈与表现,肯定学生在平时考勤、作业完成质量等方面的良好表现,指出部分学生期末考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
三是分享优质教学案例,包括通过“问题导向式教学”转变理论讲授模式、在“音乐之美”“影视之美”章节增设互动环节、设计“校园美拍”“生活美学手账”等学生易接受的实践小活动,为新学期教学提供思路。
二、新学期教学新思路分享
新学期任课教师霍琛、鲁婕老师结合自身优势分享教学思路。


霍琛老师针对电信工程学院学生学情特点,提出加强《大学美育》与专业融合,结合“元宇宙虚拟艺术设计”“人工智能美学应用”等当下热点话题与最新技术,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助力学生将美学思维应用于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鲁婕老师从学生管理视角,建议设置“美育之星”等奖励机制,结合校园文化美学元素与生活真实美学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课程学习获得感。
三、备课内容补充与总结
闫老师与刘校长对备课内容进行补充总结。


闫老师补充到,《大学美育》需紧扣当下学生数字化时代成长特点,适当融入短视频创作等新型教学形式,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审美判断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刘校长总结指出,《大学美育》课程资源丰富,希望课程团队加强协作,持续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探索具有学院特色、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打造兼具思想性、艺术性与实践性的优质课程,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此次集体备课会明确了新学期课程教学方向与重点,凝聚团队智慧,为教学工作开展奠定基础。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将持续深化美育教学改革,以高质量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